据外媒报道,韩国锂电池供应商SKInnovation和LG化学日前达成和解,前者将向后者支付2万亿韩元(约18亿美元)赔偿金,其中包括一次性付款和运营特许权使用费。双方同意在美国和韩国撤回所有法律纠纷,并达成为期10年的非纠纷条款。至此,锂电池行业内长达2年的“世纪纠纷”告一段落。
随着动力电池行业快速发展,上述案例也给我国企业敲响了警钟,相关企业亟需做好风险排查和专利布局。LG化学与SKInnovation都是美国动力电池市场的重要供应商。其中,SKInnovation主要向大众、福特及现代汽车等企业提供动力电池,LG化学则是特斯拉和通用汽车的电池供应商。
两家企业的专利纠纷要从2019年说起。当年,LG化学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(ITC)发起了4次诉讼,指责SK侵犯其专利,随后又指责SK窃取其商业机密。
随后两年中,双方进行了多次交锋。今年2月,ITC做出了有利于LG化学的判决,对SK锂离子电池实施为期10年的进口禁令。SK方面回应称:“要退出正在建设、耗资26亿美元的佐治亚州电池新工厂。”
“该工厂将为当地创造6000个工作岗位。”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,在LG化学与SKInnovation整个诉讼过程中,都有来自政府和汽车巨头的影子。因为一旦禁售,不仅是SKIInnovation,上述主体都会遭受损失。
到今年3月31日,事件发生“神反转”,ITC裁定结果表示,SKInnovation没有侵犯LG化学的电池相关专利。在此需要厘清的是,商业秘密和专利侵权是两个独立诉讼。
业内人士指出,2万亿韩元赔偿针对的是商业秘密诉讼,尽管中间加入了对专利侵权的调查,但目的也是彼此施压。“ITC裁决的反转,可能是提前得知双方达成和解,早早了结专利侵权案,这样两家企业面子上都过得去。”
“在一个案件中,锂电池制造商通常需公证购买至少两个车型,每个车型至少两辆,费用高昂,且维权周期长,整个案件全程需3年左右,相对锂电池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严重滞后。”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呼吁加强锂电池知识产权保护。